新聞動態
園區新聞
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 “煙臺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入選2020年第一批煙臺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
發布日期:2020-06-23 瀏覽次數:4272
近日,煙臺市科技局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煙臺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名單》,以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為主體建設的“煙臺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等六個項目入圍。這是煙臺市根據《煙臺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工作方案》和《關于開展煙臺市新型研發機構評定和創新創業共同體申建的通知》要求,經過區市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考察等程序,遴選出的首批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實施意見》精神,加快全市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支撐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煙臺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導向、統籌布局、權責統一”的原則,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部署,面向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領域和高端產業鏈科學布局,建設一批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旨在立足全市科技和產業優勢,對接全省科技創新總體部署,匯聚國內外科技資源,以建設一流科研設施、集聚一流創新人才、產出一流科研成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目標,以協同創新為重要手段,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形成“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要素有效集聚和優化配置,重大核心關鍵技術瓶頸不斷突破,重大創新技術成果持續涌現的創新發展新局面。煙臺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就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集聚,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金融保障、產業提升等各功能有機聚合的綜合性創新平臺和載體,具有區域性、鏈條式、多元化等特點。
以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為載體建設的“煙臺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定位于“醫養健康“”產業領域。多年來,在“政企合作,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的創新模式下,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以綠葉生命科學集團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為龍頭牽引,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基金為橋梁和紐帶,匯聚的各類創新資源“政產學研金服用”實質性結合,協同創新,高效推進成果轉化,形成了良好的技術鏈、產業鏈、價值鏈和利益鏈。園區本身、園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園區孵化基金、引進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全部實現“政企”共建,將政府注資參與和政府政策引導落到實處;綠葉生命科學集團 “長效和靶向制劑國家重點實驗室”入駐園區,與高新區綠葉國際產業園研產聯動,發揮了重要的產業引領帶動作用;博安生物、載通生物、芥子生物等上百家中小微企業快速孵化成長,儲備了一批處于不同開發階段,接軌國際前沿、顛覆常態思維的先進技術項目,成為區域科技創新和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生力軍;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國內唯一分所(煙臺藥物研究所)、煙臺大學藥學院“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濱州醫學院 “精準醫學分子檢測技術研發中心”、魯東大學“生物納米技術研究院”等機構分支重磅加盟,以及園區與中國藥科大學、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山東大學、株式會社新日本科學等二十多家國內外知名院所機構建立項目或技術合作,加深了園區“產學研”合作的濃厚氛圍,為研發創新、平臺建設、公共服務和成果轉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和智力支持;產業基金、煙臺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及煙臺市國際技術市場等高端服務資源的強力加持,以及國際化醫療集團和三甲醫院的入駐,提升了產業技術和成果轉化的效率,豐富了終端產品的應用轉化渠道和形式,從而形成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龍頭企業+國家創新平臺+科研機構 +產業基金+高端服務資源+創新創業團隊”的產業生態圈。
下一步,煙臺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籌)將按照《煙臺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工作方案》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依托主體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現有基礎,以高端藥物制劑的產業化和國際化為核心,拓展診斷產業,以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手段,在“基礎設施提質增效、國際一流研發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新藥制造科學研究中心與國際化成果轉化中心建設、科技成果轉化與轉移服務體系建設、山東(煙臺)中日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高層次人才支撐與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共享賦能新生態和新模式構建”等七個方面持續發力,持續攻克產業關鍵技術,孵化創新成果,加速推進產品產業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爭取早日發展成為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開放合作、高質量發展、國內領先的“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和“國際化創新型醫養健康特色產業集群”,支撐我市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升級與壯大,為區域新舊動能轉換、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力量。
<上一頁 | 返回列表 | 下一頁> |